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
>> 走进金华 >> 旅游金华 >> 游在金华 >> 旅游资讯
 

线上展演非遗项目 视频直播家乡年

发布日期: 2021-02-07 09:24 来源: 金华日报 作者:夏斌婷 浏览量: 字号:[ ]

春社民俗活动

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大背景下,“就地过年”成为当下广大群众的选择。为此,近期,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,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协办,快手、抖音、微博等网络平台参与的“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——视频直播家乡年”活动已于1月20日正式上线。

根据文旅部非遗司工作要求,金华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遴选了永康迎花烛、磐安赶茶场、浦江杭坪摆祭3个项目参加此次“视频直播家乡年”线上展演活动。

形式独特迎花烛

永康迎花烛,2012年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始于宋代,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。迎花烛以陈亮高中状元,骑马游街、荣归故里的喜庆景象为题材,借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祈求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、五谷丰登、六畜兴旺。同时,永康迎花烛形式独特,显示了先辈独特的艺术审美观,也通过这一活动,倡导了团结协作,培养了团队意识。

据永康市非遗中心主任吴靓介绍,永康迎花烛经历代传承,形成了规范化的程式,约定俗成,深深扎根于民众的心灵深处,充分显示了这一民俗活动的顽强生命力。

不过,目前永康迎花烛正面临失传的危机。“该活动主要靠老年人支撑维持,青年人的兴趣逐渐淡薄,后继乏人,亟待传承保护。”

赶茶场融入新内涵

“赶茶场”又称“茶场庙庙会”,盛行于磐安玉山一带,以“茶神”许逊传说及对他的纪念为核心,以当地茶文化为基础,用丰富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展示了传统民俗文化。

据磐安县非遗中心主任陈浪浪介绍,赶茶场起源于晋代,许逊在玉山修行时,为玉山发展茶叶生产、打开茶叶销路作出很大贡献,深受当地百姓尊崇。人民感其恩德,为其建庙立像,尊为“茶神”。从宋代起,重建茶场庙和茶场,形成了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重要聚会——“春社”和“秋社”。据《玉山周氏宗谱》中赵基所撰《濮山先生传》载:“茶场山者,古宋所榷茶地也,设官监之,以进御命,曰‘茶纲’”。

赶茶场分为“春社”和“秋社”,“春社”活动在元宵节(正月十四至十五)期间开展,玉山一带的茶农集聚古茶场开展祭茶神、迎龙灯、迎大旗、演社戏等民俗文化活动,声势浩大。

“赶茶场”展现了磐安悠久的茶市场历史及深厚的茶文化底蕴。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18年,它还被列为首届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100个特色乡村文化活动之一,古老的民俗活动融进了新的时代内涵。

杭坪摆祭盘活民俗产业

摆祭,是浦江民间祭神拜祖的一种最高规格礼仪。

据浦江县非遗中心主任陈晓兰介绍,杭坪镇摆祭最初源于祭祖,后由于在清康熙年间祭祖的同时兴起迎关公的民俗活动,引发一系列民俗活动和文艺表演参与,遂成庙会形式流传至今。摆祭每年一次(正月十九至二十),通过祭祖、迎送关公、摆祭、演戏、迎灯、拜斗和什锦班表演等传统民间风俗活动,来祈佑新的一年能五谷丰登、六畜兴旺、风调雨顺和百姓平安。

迎送关公是杭坪村正月十九摆祭中最为热闹隆重的。迎送路上大旗猎猎,铜铳齐鸣,锣鼓阵阵、丝竹声声,参加者往往达到上千人,绵延达1公里左右。

用米塑摆祭是杭坪村正月十九摆祭仪式中最吸引人的。各家各户精心准备了形态各异的花鸟虫鱼,飞禽走兽等米塑、点心,按属类顺序排列于供桌,用于祭祀关公及祖先,供人观赏品评。摆祭仪式主要有两重意义,一是通过品评,比一比谁家的媳妇、姑娘心灵手巧,制作的祭品是否做工精细,形态逼真优美;二是通过祭祀关公和祖先,祈求新年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,表达民众的美好愿望。

另外,杭坪摆祭仪式还有迎灯、演戏、拜斗等多种传统习俗。

杭坪村正月十九摆祭习俗特色鲜明,兼具传统性、综合性和娱乐性,深受当地群众喜爱,现已成为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热情追捧的创作地。摆祭习俗的延续,使该村的什锦班、灯队等民间表演艺术团队有了展示的平台,有了生存发展的土壤,同时还使米塑、泥塑、叠斗等传统民间造型艺术得到了传承。杭坪摆祭于2009年被列入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,并被列入金华市十大传统节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