厘清八婺古塔家底

——读胡吉省、胡俊麟新著《高显齐云》


潘江涛


“看报看题,看书看皮。”

拿到胡吉省、胡俊麟父子俩新著《高显齐云》(2022年12月,线装书局出版),但见一座厚重的古塔矗立在朱红色封面的右侧,古塔下端簇拥着稠密的灌木,似乎还有隐隐传来的鸟语之声……这书名难道是指古塔高耸挺拔、直抵云端之意?

不说学无止境,只怪自己孤陋寡闻。许多时候,直观感觉难免有失偏颇。


《高显齐云》的封面虽然弥漫着浓浓的文学意象,但其内容却是纯粹严肃的学术专著,故而书名之下还有一个小标题:金华古塔研究。

现存古塔,有目共睹;废圮者,也多有传说。但细究起来,人们对此却是似懂非懂,不知所以。

《高显齐云》共分7章,涵盖金华9个县(市、区)——除兰溪单独一章外,市区(婺城、金东)、东阳与磐安、义乌与浦江、永康与武义各设一章,而头两章《塔的起源与汉化》与《浙里古塔》可视作这一专著的绪论——虽说篇幅不长,但脉络清晰,内容简明,较好地普及了古塔常识。

塔,是梵文(stūpa)和巴利文(thūpa)的译音,中译佛经为“翠堵坡”,别音“兜坡”或“塔婆”。而汉文意译则为“聚”“高显”“方坟”“圆冢”“灵庙”等。

题好半篇文。倘若不是学有所专,知晓“高显”乃塔之别名者,恐怕不会太多。作者胡吉省别出心裁,取而用之,料想是花了一番苦心的。

“齐云”置于“高显”之后,又有何意呢?还是塔名。两者的关系就像水果与苹果一样,虽说都是塔,但“高显”是通用名,“齐云”则为专用名,其性质类同于金华的万佛塔、东阳的南寺塔、义乌的双林塔等等。

齐云塔与洛阳白马寺有关。“寺”曾是汉代衙门之名,诸如太常寺、太仆寺、鸿胪寺等。东汉初年,明帝为安置前来中土帮忙译经的迦叶摩腾、竺法兰两位印度高僧,遂将原本接待宾客的“寺”稍作改造,居中兴建“浮居”,号曰“齐云”。

如此说来,“齐云”既是名词,又可作形容词。因为此塔“凡九层,高五百尺,岌若岳峙”,直上云霄。

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,世界著名伽蓝。白马寺,齐云塔,珠联璧合,是“中土有塔之始”,更开创了印度诸坡与中国建筑的完美结合。

“佛入中华,塔是旗帜。”塔的汉化是渐进的,不同的地域又有不同的创新,但最常见的,还是阁楼式和密檐式两种。对亭式、花式等其它样式,作者胡吉省以“众塔纷呈”一笔带过,有详有略,繁简得当。

楼阁式是中国塔的经典样式,“最为高大挺拔,历史最为悠久,分布也是最广”。但因为是木制结构,“易遭虫蛀、火焚、风雨侵蚀,而难以久存于世”,便渐渐向砖石结构体形的密檐式转化。

“密檐”者,重重塔檐密集相叠也。举头仰望,无层楼无门窗,浑然一体。置身塔内,楼阁之间有拐来弯去的木梯相接,古朴典雅。比如,天台国清寺旁的隋塔,是中国早期的楼阁式砖塔的代表,因遭受大火焚毁,木构虽已不存,但垂檐飞挑、砖块叠涩、佛像雕琢的隋代技艺仍清晰可辨。

再者,不论是楼阁式还是密檐式,以及紧随其后出现的其它塔形,古塔层数都为奇数,连塔刹的相轮也不例外;而塔的平面边形皆为偶数,如四角、六角、八角、十二角等等,绝无奇数边的平面形式。如此设计营造,有何人文意义?

作者胡吉省认为:“数字在中国除了它的运算功能外,还被赋予哲学意义:天数奇数,为阳数、生数,含有高升、前进之意;地数偶数,为阴数、成数,含有吉祥圆满之义。天圆、在上,向高发展要用天数奇数;地方、在下,平面展开要用地数偶数。纵为阳,横为阴,天覆地载,高天厚地,天地合一,‘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’,方才有‘博厚配天,高明配地,悠久无疆’崇高境界之追求。”


塔是印度人发明的专利,最初用于珍藏释迦牟尼的舍利子,佛教传入中土后,中国才有塔,也才有“塔”这个字。只是,什么样的塔,才扛得起一个“古”字?

“古塔,通常是指1912年前所建之塔。”此乃作者胡吉省、胡俊麟的断语。1911年,辛亥革命成功,满清政府被推翻。

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也说,中国古塔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:从东汉到唐朝初年为第一阶段,从唐朝经两宋至辽、金时期是第二阶段,从元代经明代到清代是第三阶段。(《中国名塔》)

建筑是一个地方丰厚历史文化积淀最感性的符号和最传神的诠释。时间对于建筑来说,真是阔绰,但人们不太明白,金华是历史文化名城,为何元前(包括元朝)寺塔资料始终难觅?

“婺州因无宋、元方志以及记录塔幢刻文甚多的金石志,诸如阮元编纂的《两浙金石志》亦未及婺州,日本《支那文化史迹》撷录诸多名胜古迹、古建遗址及市井图像,其中不乏寺塔资料,并附有形制和沿革介绍,但第四卷浙江部分,仅搜罗了杭州、绍兴、宁波、普陀山,也没有涵纳金华地区。”

作者胡吉省、胡俊麟百思不得其解,率性陈述,目的只有一个:恳请方家赐教。

那天,胡吉省与我聊起《高显齐云》,还不无遗憾地表示:“所考多为明清时期,仿古新建的,大多集纳在附录当中。倘有遗漏,有待后续增补。”“本书所涉,含已圮,或后重建者”,让人心生喜欢。数略数数,共有94座,其中古塔76座,新塔17座,存疑1座。

余生亦晚,游历之地不多,识见的古塔更是寡寥。不过,当年我在东阳安文中学(现磐安中学)读书,到了周末,偶尔也会约上同学爬一爬近旁的“昌文塔”,前前后后恐怕有几十回。

昌者,繁荣昌盛之说;文者,文化建设之意。无论是“安文”,还是“昌文”,都是一种文化寄托,是古人对未来的一种深切而美好的企盼。今天再读昌文塔史料,不由得想起早年码过的一小段文字:

“在磐安县城学习、工作20多年,曾多次登临昌文塔,心境各异,心得也不尽相同。新近一次游塔,是在一个暮色苍茫的黄昏,当我和远道而来的朋友登上昌文塔,夜幕围裹下的山城犹如身穿艳丽晚装的公主,雍容大方,高贵典雅。此时,我忽然觉得,作为磐安最古老的建筑之一,昌文塔其实就是一把标杆和尺子,标志和丈量着磐安山区历史文化的标高和厚度。它的巍峨和轩昂,它的不凡气度,是再多的高楼大厦也无法削弱的。”(《四百年昌文塔》)


胡吉省1983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,被分配到金华教育学院任教,业余专注于印度和东方文学、宗教和民间信仰的研究,先后参与《中国学术编年》(明代卷)、《桐城派编年》、《浙东学派编年》和《浙江学术编年》等的编撰,出版专著《陈毅年谱》(合著,人民出版社)《贺龙年谱》(人民出版社)《死亡意识与神话》(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)等等,学术成果颇丰。

近年来,胡吉省时常去乡野采风,眼见那些古物古迹,历经风雨侵蚀,不是损毁坍圮,就是字迹漫漶,朝不保夕,颇为惋惜。

有一回,他翻看《金陵梵刹志》,翻着翻着便思接千载、神游象外,忽然有了仿著的念头。一俟退休,便重拾旧念,轻装上阵——查资料,踏山野,访长者,一晃三载,终成正果。(《后记》)

在资料整理中,胡吉省注重甄别与搭联。比如,多数资料认为嵩头陀、达摩、禅宗初祖系同一人,但宋濂《金华安化院记》则认为,菩提达摩与嵩头陀是两位不同的高僧,世人多有混淆。

在考察古塔选址上,作者胡吉省例证性地阐述了古代风水学在乡村营建中的导引作用,从一个侧面彰显金华民间的传统环境观及其堪舆文化底蕴。

兰溪三塔,能仁之名,原是梵语的意译,即释迦牟尼。但能仁塔,并不是佛塔。城南同仁塔,差不多也是“临流构精舍,非为供登眺”。“三仁”塔,并无明显迹象,是兰溪的文峰塔。对此,胡吉省就事论事,作了尝试性推导:“或与兰溪‘三江汇合’多有水患的地势有关,兼具航标、镇水、救灾、培土;辅仁塔,在县辛方,堪舆家谓艮丙辛合局为文明之象,则又生新义。”

三年疫情,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。胡吉省、胡俊麟克服重重困难,首次为金华古塔立传——《高显齐云》资料厚实,专有集合;相关考略,亦涉多面,但作为学术专著,其短板也显而易见——多了史料铺陈,少了宏大叙事,可读性稍显不足。特别是一些史料的引用,可能取之于网络,导致个别文句不太干净严谨。

作者胡吉省也曾坦言,古塔研究工作并未停止,待条件成熟,拟出修订本。此乃一位学者应有的治学态度,也正是我们读者所期待的。

(金华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、浙江省散文学会副会长)